伊志强

伊志强

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

医生介绍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2008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神经外科临床博士学位。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赴日本信州大学附属病院、相泽病院及名古屋大学附属病院学习脑血管病及颅底肿瘤。擅长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参加国自然、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等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译及参与译著十余部。2007年9月,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微笑服务大使”。2008年3月,被北京市卫生局评为首都文明服务明星。2010年4月,参加卫生部第一批医疗队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受到北京大学及北京市卫生局表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业外语教育及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及创伤学组委员。任《中华神经创伤外科杂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专业特长1颅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内镜手术治疗等,尤其擅长复杂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2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开放切除及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脱治疗及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烟雾病及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颅内外搭桥治疗。3功能性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的DBS治疗。4脊柱脊髓疾病:椎管内肿瘤、脊髓血管病,脊柱裂及脊髓拴系,颈椎病、腰椎病等退行性疾病。5 重型颅脑外伤治疗及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业外语教育及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外事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创伤学组 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颅神经疾患诊疗学组 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分会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师分会 委员北京市卫生局英语人才储备库及卫生部国际后备人才储备库成员任《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重要学术交流2008年,第七届亚洲神经外科(ANS)会议,北京,大会发言2009年,第14界世界神经外科(WFNS)会议,美国波士顿,E-poster2010年,第10届亚澳颅底外科会议(AOSBS),印度尼西亚,大会发言2012年,第11届亚澳颅底外科会议(AOSBS),北京,大会发言2012年,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大会,台湾台南,大会发言2013年,第15界世界神经外科(WFNS)会议,韩国首尔,大会发言2015年8月,全国神经肿瘤大会,长春:中颅底及侧颅底的相关解剖及手术入路。2015年11月,第四界东方神经外科高峰论坛,上海:血管内时代的脑血管外科。2016年5月,第七界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大会,天津:前颅底修复重建技术探讨。2016年6月,第七届世界颅底外科大会,日本大阪: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skull base tumors with intra and extra cranial extension2016年6月,第二届Sugita纪念论坛,日本松本:The cerebral 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Experiences from Peking University2016年6月,全国神经肿瘤大会,西安: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2016年7月,中华医学会脊柱脊髓神经外科大会,北京:闭合性脊柱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2016年11月,北京神经外科年会,北京:复杂颅底肿瘤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2016年12月,第三届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患高峰论坛,沈阳:MVD治疗椎动脉压迫延髓致肢体不自主运动2017年4月,第一届华夏颅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医师论坛,上海,头颈部富血运肿瘤的术前栓塞2017年4月,第六届中华颈动脉外科高峰论坛暨国际颈动脉外科峰会,上海:椎基底动脉血运重建技术2017年6月,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武汉:脑血运重建——血管内治疗的作用2017年8月,第四届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患高峰论坛:内镜辅助MVD2018年1月,第二届世界颅神经外科医师联盟大会暨第六届东方神经外科高峰论坛,上海,多学科合作入路切除复杂颅底肿瘤科 研 课 题1脊髓损伤后以生物可降解移植物为载体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及在体可视化观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30371453)。参与。2.侧颅底区经前方,前下方和侧方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三维影像学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600011242)。 主要完成人。3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课题一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颅超声辅助超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研究(2009.1— 2011.12)。 主要成员。4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SUR-1的表达及其拮抗剂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2011.1—2011.1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基金(青年):课题负责人。5 颅鼻眶区域颅底肿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2018.1-2021.12),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课题编号:320.6750.17392),在研,课题负责人代 表 论 文1.A novel autologous dura plasty in situ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7,126(1) 91-97.2.Carotid-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astomosis Associated with Paraclinoid Aneurysm and Ophthalmic Artery Originating From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Case Report and Consideration of Terminology. World Neurosurg. 2016 Apr;88:689.e1-4.3.Anomalous vertebral artery not passing through the transverse foramen of the atlas. Chin Med 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9;122(21):2675-2677.4.Preoperative surgical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plex cranial base tumors in virtual reality. Chin Med J 2008;121(12):1134-1136.5.多学科合作切除颅底沟通性肿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03.6.颅底重建方法及材料的选择.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12).7.远外侧入路不同部位骨质切除与显露范围的对比研究.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1.8.脑实质淀粉样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3).9.前侧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4).10.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指征和入路选择(附12例报告)[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5).11.虚拟现实术前计划在复杂颅底肿瘤中的应用——附6例典型病例分析[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3).12. 椎动脉-颈外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椎动脉颅外段闭塞一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7.1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3).14.脑静脉畸形出血一例报告[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1).15.胶质瘤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意义[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11).16.未破裂颈内动脉侧方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对比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02.17. 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2.03.18. 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和随访观察.2012.01.19.内镜辅助经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83例报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13.20.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45.21.联合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4).22.颈内-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2).23.扎普司特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12).24.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瘤颈位置与分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0425.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虚拟内镜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作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0426.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 志,2006,(4).27.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在颅中窝底三维解剖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4).28. 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对经上颌窦至侧颅底入路的定量解剖学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2012 , 28 (8) :792-795.29.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对经上颌窦至侧颅底入路的定量解剖学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 2010 , 123 (16) :2206-2210.30.颅内病变术后并发DIC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 医学临床研究,2006,(8).主 要 译 著 及 编 著1 《周围神经外科学及病例分析》莫大鹏,伊志强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译2 《神经外科核心技术》 卜博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副主译3 《神经系统肿瘤学》 鲍圣德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4 《萨米伊神经外科精要》 赵洪洋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5 《微侵袭神经外科学》 高之宪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6 《海绵窦疾病诊治》 卜博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7 《实用颅脑创伤学》 刘佰运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8《颅脑创伤诊断与治疗》 江基尧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

同科室其他医生

王静敏 其他
周绪杰 其他
王毅超 其他